※研究与探索

研究与探索

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 | 在“敌进我进”中坚持苏中原地斗争——新四军1师对毛泽东游击战理论的创新突破

来源:东台宣传 编辑:顾平  作者:东台市委党史办  日期:2023-7-4 15:37:42  点击量:[]

东台宣传 2023-07-04 11:59 发表于江苏

“敌进我退,敌驻我扰,敌疲我打,敌退我追”是毛泽东游击战理论的基本原则。充分发挥游击战争优势,集小胜为大胜,是新四军以弱胜强的基本手段①。然而,斗争环境因时而变,战斗形势瞬息万变,战略战术的创新创造也应运而生。如新四军2师在淮南的“罗炳辉防线”,以堡垒对堡垒,遏制日伪蚕食。新四军1师在苏中实行“敌进我进”军事策略,制敌遏顽,拱卫华中,在抗战史上留下靓丽一笔。


“敌进我进”是指面对敌人强势进攻,敢于亮剑,针锋相对,以达成战略预期。从新四军第一第二支队东进北上、组建苏北指挥部,到1941年1月东台二里桥组建,再到抗战胜利,新四军1师坚持苏中原地斗争,实施“敌进我进”策略,与10数倍敌人作战7年之久、6000多次,歼灭日伪军6.6万余人、占华中1/3,实现了“以弱胜强、越战越强”,由当初的7000多人发展到3.1万人②,为抗战胜利作出突出贡献。

一、实施敌进我进、坚持原地斗争是新四军1师的不二选择



苏中抗日根据地是“小省制”产物。1941年3月19日,华中局为加强根据地的领导和管控,将苏北划分为苏中、盐阜两区。由于战略地位特殊,新四军1师承担起坚持原地斗争,继而拱卫华中军事指挥中心盐城的特殊使命,别无选择。



地理区位的特殊性。苏中根据地包括黄海以西、东台宝应以南、运河以东、长江以北2.3万平方公里区域,向南与日伪统治中心南京、上海等地隔江对峙,向北屏卫盐城。这里较早建立中共党组织,且出现过以如皋为中心的红十四军,不少群众受党的思想熏陶和革命洗礼,拥护共产党,拥护新四军,但作为国民政府京畿之地,土豪劣绅遍布其间,反共势力仍然很强。国民党江苏省主席兼鲁苏战区副司令韩德勤,占有兴化、东台、盐城、阜宁等广大区域,在东台设副总司令部,经营反共大本营。抗战相持阶段,日伪实行“以战养战”“以华制华”,在沿江、沿大运河等重要城镇布以重兵,营建华中作战的跳板、殖民统治的物资供应基地。而苏中是新四军执行“向东作战、向北发展,向敌后挺进”“巩固华北、发展华中”战略的关键一环,也是落实中央“一直发展到海边,不到海边,决不应停止”指示,开辟敌后战场的重要支撑。作为“三方政权、四方势力”必争之地,苏中倘失,盐城必危,华中有虞,新四军1师实施敌进我进、坚持原地斗争不容有失。


政治影响的特殊性。安徽岩寺集结后,国民党当局违背“新四军敌后游击”协定,妄图将新四军逼至日占区和国民党控制区之间的狭长地带借刀杀人。毛泽东拟定挺进敌后、东进北上方针,让新四军先开到指定地方,最大限度地打击日军,继而摆脱限制和控制,独立自主地开辟抗日根据地。新四军东进苏南迅速壮大,两年内“足跨大江南北,威震宁沪重地”。开辟苏北后,国民党当局由限共转向反共,悍然发动皖南事变,取消新四军番号。新四军1师坚持苏中原地斗争,坚持在日伪“心脏”战斗,就是抗战在全国最前沿,国民党“游而不击”的污蔑不攻自破。就日伪而言,苏中是殖民傀儡统治的中心,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,消灭苏中新四军便是最大的政治威摄。抗战相持阶段,日军对国民党实行“政治诱降为主、军事打击为辅”,军事矛头直指新四军,持续“扫荡”“清乡”,辅以“伪化”“屯垦”,汪精卫亲任苏北绥靖公署主任,重视程度可见一斑。就国民党顽固派而言,尽管正面战场大溃败,但时时以正统自居,挑起军事摩擦,甚至助敌攻我。新四军1师实施敌进我进、坚持原地斗争,便在苏中树起感召全国人民抗日的大纛。


经济地位的特殊性。苏中拥有800多万人口,扼制着长江下游北侧航道,东部沿海出产食盐,西部里下河盛产粮食、棉花、食油等重要物资,可保“一年丰收三年够吃”,沿江城镇又有纺织加工等现代轻工业,商业相对兴盛,财源相对丰足,历来是官僚资本江浙财团的重要原料基地和工业品销售市场。沦陷后,日寇在此经营重要后方和人财物供应基地,并在皖南事变之际遥相呼应,公然叫嚣“将苏北抗日根据地扼杀在创建之初”,以“完成皖南事变未竟之功”,仅1941年就发起三次万人以上大“扫荡”。殊料,第一次苏北大“扫荡”,新四军1师及苏中党政军机构撤离东台城,转移到东部沿海坚持敌后游击,韩德勤部遭受重创,从此一蹶不振。日军感叹,这次作战和当初的目标完全相反,心中的敌人并未见到,消灭的却是抑制中共势力的重庆军队,把一个米、盐最大供给地奉献给了中共,成了新四军的根据地,造成了啼笑皆非的结果③。此后,苏中区党委综合推进民主建政、减租减息、财经改革、催除伪币、精兵简政和大生产运动,在苏中控制的人力、财力居华中首位④,不仅保证了苏中抗战所需,还支援了其他根据地建设,仅1943年就救济华北抗灾600万元⑤,苏中行署主任管文蔚被笑谑为华中根据地“头号土豪劣绅”⑥。


二、实施敌进我进、坚持原地斗争面临的形势艰难险恶



在苏中,敌伪顽争空间、争人力、争物资的手段无所不用其极,新四军1师完成“坚持原地斗争”的非常之功,面临着异常艰难险恶的斗争环境。



敌人具有压倒性军事优势。成立苏北指挥部之初,新四军军事力量是名副其实的“小老四”。经过黄桥战役和东台整编,新四军1师的实力上升到第二位,达9团1.3万人,而日伪实力仍有压倒性优势。1941年春,日军从江南调来独立第12混成旅团,直辖5个步兵大队和一个特种兵大队,计5600多人,且武器装备好,机动能力强,战斗力比同等部队还强,有单独执行战略任务的能力⑦。1943年实施“清乡”时,从苏南调来第60师团3个大队。同期,启东国民党游击第六纵队司令徐承德,泰州国民党鲁苏皖边区游击副总指挥李长江,以及国民党江苏省保安第八旅旅长杨仲华等,先后率部投敌,伪军猛增至13个师3个旅42个正规团和11股杂牌部队,共达3.7万余人⑧。韩德勤实力大打折扣,但因黄桥失利和东台丢失,总有“鸠占鹊巢”的愤懑,不时利用李明扬、陈泰运、张星炳等挑起军事摩擦,甚至默认他们投敌。1944年11月,国民党江苏税警总团陈泰运部与我摩擦失败,进入泰州公开投敌。面临双向绞杀成为新四军1师坚持苏中的常态,在反击日伪的同时,还要防备国民党顽固派的军事挑衅,艰难险恶不言而喻。


丧失合法地位的生存被动。皖南事变是国民党顽固派反共高潮的最高潮。在进行政治污蔑、武装围攻的同时,悍然取消番号,终止军费供应,使华中新四军失去合法地位和物质支撑,带来兵源补充、物资采购等直接困难。同时,派遣头目、特务策动反动会道门,串联兵痞、地痞,煽动不明真相的群众,向我苏中抗日民主政权发难,遭其捣毁的基层政权、交通站口为数众多,捕杀的党员干部、民兵队员不计其数。其中,三仓地区的大刀会武装叛乱极具代表性。1939年前后,大刀会传入东台、海安等地,在唐洋设中央总堂,在李堡、角斜等地设10多个堂口,拥有4000多徒众,以“青帮”分子、流氓兵痞等社会渣滓为骨干,总头目申三本身就是国民党顽固分子。他们处处与共产党为敌,多次挑起事端,绑架、杀害民运队员和基层民兵,蓄谋暴乱。1941年9月21日,大刀会利用日全食天象,大肆散布“新四军来了大难临头”等谣言,聚集徒众包围三仓,矛头直指苏中党政军机构。新四军1师5团和东台县总队派员劝返,竟被残害25人。经过3天对峙,这起叛乱才被镇压。其他策动反动地主和资本家,阻滞减租减息,拒粮抗捐,挑唆民兵腐化堕落、变节投敌事件也时有发生。取消番号使新四军和根据地建设,陷入频遭掣肘和干扰的严重境地。


平原水网使“闪袭”成为敌人的利器。秘密而周到的准备,迅速而突然的动作,主动而灵活的指挥,是游击战的主要特征⑨。以山岳丛林为依托的山地游击战,本是红军游击队的看家本领,进入苏中平原水网后,传统优势受到严重遏制。日伪以城市为基点,以铁路、公路、长江、运河为连接线,修筑若干梅花桩式碉堡和据点,构成强大封锁网。在苏中四分区,日伪实施军事“清乡”,修建175公里竹篱笆,分割包围根据地。日军已实现装备机械化、摩托化,而新四军只能靠两条腿与敌赛跑,游击战赖以扬威的“快速制敌”受到极大削弱,甚至因敌人袭扰造成损失。仅以东台为例,1941年至1942年初,小海、富安、安丰等区都频遭日伪突袭,有时一日数惊。其中,日军偷袭兴化便可一斑见豹。1941年2月23日,兴化县抗日民主政府进驻唐子镇附近,遭到日军突袭。县长朱廉贻当即率部转移,撤至东台陈家舍时,已连续游过7条河,也没能摆脱日军汽艇追击,最终壮烈牺牲。苏中河流纵横,公路交错,交通便捷,新四军1师和游击队尽管通过拦河筑坝、破路挖沟等手段改造地形、化短为长,竭力遏制日军机动性,但也难以从根本上改变对我不利的格局。

三、实施敌进我进、坚持原地斗争体现为战略战术的立体突破



建非常之功,必兴非常之举。多方必争的战略地位,异常险恶的斗争环境,只有“制敌而不受制于敌”,才能坚持原地斗争,拱卫华中盐城。新四军1师立足苏中实际,对毛泽东游击战理论实施了从战略到战术的创新突破,那便是“敌进我进”的军事策略。


营建三仓中心区,为“敌进我进”强基固本。南方游击战期间,粟裕已作出根据地“中心论”的初步实践,如1935年浙西南宣遂汤地区的门阵,既是根据地的贸易中心,也是红军游击队的物资补给中心。在苏中,粟裕认为“不能设想全区都保持相对稳定的局面,但必须保持一定范围的、相对稳定的基本区”,保证在任何严重形势下实施不间断指挥,进行兵工军需生产,以支持长期战争和积蓄力量⑩。粟裕发现,沿海绵延数百里的狭长地带,交通相对便捷,回旋余地较大,群众生活贫困,但因新四军的开辟,群众基础较好。这里北靠盐阜、东临大海、西接水网,南有第三、第四分区屏障。粟裕决定,将三仓镇及周边15公里的沙荒滩涂地带作为根据地中心区⑪,并作出相应的政治军事部署。


640 (1).jpg

新四军一师师长粟裕


首先,将新四军1师师部和苏中党政军机构进驻三仓地区,营建指挥苏中抗战的“中军账”。由西而东、由北向南,将苏中军区划分为四个分区和兴东泰特区,让第一、第二、第三旅分别经营第三、第二、第四分区,让“联抗”活动于兴东泰特区,既保证了三仓地区的相对稳定,也为守卫盐城构建起战略纵深。针对日伪对东台、对苏中南北分隔企图,建立东台中心县委,分设台北分县委,成立第二行政委员会和专员公署,强化东台、泰东、兴化、台北、兴东等县,尤其是三仓中心区的党政军民“一元化”领导。在军事上,对于敌人企图占领而我不能长久保持的集镇,坚持以游击战迟滞敌伪进攻,以掩护根据地工作;对于基本区域和重要基点,则坚决与敌人争夺,粉碎其久占企图,以改善我军态势,保障三仓中心区相对稳定。


1941年日伪发起“八·一三扫荡”,新四军1师和各军分区紧密配合,连续作战42昼夜,放弃一批重点集镇,大量消耗敌人的有生力量,毙伤日伪1300多人,活捉日军14人、伪军800多人,毁敌汽艇30多艘。日伪此后集中机动兵力局部“扫荡”,设立军事据点,蚕食根据地,妄图占领三仓及呈犄角之势的丰利,构建南北分割通道。粟裕清醒地意识到,三仓无论如何不能丢失,于1941年10月提出“保卫三仓”“保卫丰利”口号,通过敌进我进策略“围魏救赵”,在四分区以丰利争夺战迟滞消耗敌人。经过“五保丰利”“七战三仓”,粉碎了日伪久占李堡、栟茶、三仓、大中集、潘等集镇企图,使三仓中心区紧紧控制在苏中军民手中。


640 (2).jpg

三仓、丰利基本要要点争夺战


对三仓地区的争夺旷日持久,1941年初至1942年底,日伪对苏中“扫荡”四五百人的平均每周一次,千人以上的平均每半个月一次,万人规模的也有五六次⑫。由于新四军1师和苏中军区部署得当、苦心经营,三仓地区才坚如磐石,成为敌进我进、坚持苏中的楔子,断绝了日伪分割苏中、寻歼军区机关的妄想,并为局部反攻积蓄了力量。


组建苏中海防团,为“敌进我进”开拓海上空间。苏中根据地紧邻黄海,海岸线南起吕四,北至盐东,是一片淤泥积沙的特殊滩涂,分布着斗龙港、王家港、巴斗山、弶港、小洋口、环港、北坎、吕四港等诸多港口。其间,沙屿密布,港汊交错,只适宜渔民的平底木帆船行驶,不利于日伪尖底舰艇航行,且敌人没有设置据点封锁。为营建三仓中心区,粟裕同时决定开辟海上新战场打击日伪,保护渔业生产,构建较为安全稳定的后方,保证伤员救治、军需生产的基地,开辟连接各地的海上交通线。


1941年3月,粟裕从1师民运部、后方医院和区委抗敌救国协会抽调骨干,组建民运工作队,奔赴东台弶港发动群众,相继成立“船工办事处”“渔民办事处”等群众抗日组织,8月开始在弶港南港筹建海上部队⑬。9月上旬,粟裕命令警卫团参谋长吴福海,带领警卫团5连、2连和新兵9连到弶港打开海上局面。是年秋,粟裕率1师部分直属单位,由弶港出发,进行海上试航和演习,指定部队在弶港、环港等处控制港口,并说服渔民共同抗日,一些开明船主向新四军出借船只近百艘。敌人进攻丰利及吕四时,师直属印刷厂、山炮连和后方人员转移海上与敌人周旋。1942年初,粟裕将师供给部、卫生部、印刷厂、山炮连和师直警卫分队,编成海防大队,对外称渔民自卫队。当年“扫荡”期间,1师后方机关全部转移海上,日伪多次海陆并进“清剿”,均告失败。一师已完全获得苏中沿海控制权⑭。


1942年11月,苏中海防团在何家灶正式成立,成为新四军也是人民军队第一支成建制的海上部队⑮。此后,海防团相继收编孙二虎、陆洲舫部,瓦解歼灭作恶多端的王平仲部,控制着以弶港为中心的10多处港口,开辟和建立党政群工作,保障苏中至浙江、山东等地的联络与运输,形成稳固的海上抗日根据地⑯。1944年春,日伪封锁“清乡”之际,苏中海防团上升为海防纵队,辖3个团。纵队主动向启东日军出击,俘虏日军20多名,缴获汽艇3艘。一次海上训练时遭遇敌人,炮连3发炮弹击沉敌船2艘,敌人再也不敢深入纵队防区。1945年春的黄花汛,受国民党控制的海匪仲炳炎率部骚扰,纵队主力全部出动,将其彻底赶跑。同年10月,海防纵队一部编入华野八纵,此后参加苏中战役,一部与浙东、盐阜海防大队和地方海上部队整编为新四军华中海防纵队,1949年4月成建制的编入人民海军序列⑰。


苏中海防团的组建,开辟了苏中海上抗日根据地,粉碎了日伪顽的军事打击和经济封锁。据不完全统计,至抗战胜利,以弶港为中心的海上交通线,先后从海上运回药材、电讯设备等战略物资3万多吨⑱。陈丕显曾说,电影《51号兵站》的故事原型就是苏中海防团的事迹⑲。


注重使用运动战,为“敌进我进”裁定“攻其必救”战术。太平洋战争爆发,日军急于巩固占领区,以便与美作战,抓紧了对中国敌后的军事进攻,我党我军处于最艰苦最困难时期。中共中央出台“十大政策”⑳,华中局于1942年春制定“继续坚持华中敌后”总方针。苏中最困难时期来得早、更持久。1941年,日伪发起三次大“扫荡”,妄图把立足未稳的新四军消灭或是逐出苏中。1942年则一面实施重点“清剿”,一面步步为营稳打稳扎。1943年则发起“清乡”。国民党第3战区顾祝同派遣忠义救国军2000多人,由苏南侵入第三分区,企图打通与韩德勤、张星炳的联系,继而建立苏中反共基点


既要坚持原地斗争,粉碎敌人的一切进攻,又要积蓄与加强力量迎接反攻。只有针锋相对的“敌进我进”,才能坚持原地。但是,敌强我弱的军事态势又不允许我方与其消耗。于是,粟裕采取集中主力“攻其必救”的运动战,以期制衡和消灭敌人。1941年7月,日军第12旅团7000多人与伪军1万多人对盐城发起大“扫荡”,粟裕针对南浦水陆空立体闪击的态势,集中兵力直捣敌军兵力空虚的老巢泰兴、泰州。泰兴被围,南浦不为所动,直至1师主力向泰州围攻时,才不得不南撤回援。同年10月,日军集结重兵七次“进剿”三仓中心区,粟裕命令部队时而转移外围,时而阵地防御,时而突破攻坚,70天内用成团成旅建制的运动战取得“七战三仓”的全胜。在第7次作战中,粟裕发起“十团大战”,南起长江口、北至三仓河全线出击,拔除10多处日伪重要据点,毙敌500多人,夺回三仓和丰利。同时,新四军1师和苏中军区针锋相对,派出2团、6团和18旅深入日伪薄弱的江高宝地区,建立各级民主政权,牵制敌人,稳固三仓。


1942年6月,日军以数千兵力对苏中实施两期“清剿”,1943年4月,集中1.6万日伪精锐,对第四分区发起“清乡”,在外围则集中兵力反复“扫荡”,在三仓、弶港尤其暴虐。新四军1师主力跳至外线,苏中各分区也发起攻势,用成营成团建制向敌伪据点进击,平毁碉堡108座,仅8月21日-24日便在东台消灭日军200多人,同时调集三四分区民兵和群众4万多人,火烧175公里竹篱笆㉑,粉碎了敌人阴谋。1944年2月发起的华中局部反攻第一战车桥战役,便是“敌进我进”军事策略的集大成者,也是苏中抗战第一次攻坚战。粟裕声东击西,在三仓发起牵制战,然后集中5个团主力攻其必救、围点打援,于3月6日晨攻占车桥。此战歼日军465人、伪军483人,创华中生俘日军新记录,锻炼了新四军1师攻坚与野战能力,并将苏中、苏北、淮南、淮北连成一片。


游击战是苏中抗战主流,但每到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,粟裕和新四军1师总能敌进我进、攻其必救,集中优势兵力打击敌人,在消灭敌人有生力量中实现此消彼长,终而成为苏中第一军事存在,完成了坚持原地、拱卫华中的特殊使命。



640 (3).jpg

东台三仓新四军一师纪念馆



实施主力地方化,为“敌进我进”提供组织保障。新四军1师成功实施敌进我进、坚持原地的军事策略,得益于组织手段的创新创造。首先,坚决实行“一元化”领导,以军事斗争为中心,把政权、经济和文化建设结合起来,党政军民高度融合、同仇敌忾,增强了执行力和战斗力。第二,坚持独立自主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,顾全国共合作大局,实施民主建政,成立“三三制”抗日民主政府,团结非党进步分子和中间人士;注重军事领域统战,组建联抗部队和在华日人反战同盟苏中支部,坚持在结友拒顽、以伪治伪中瓦解敌伪。第三,坚持党的群众路线,通过“减租减息”“精兵简政”减轻群众负担,发展经济生产,组织群众抗战和地方武装,寓兵于民,养兵于民,求兵于民。但是,最重要的还在于实行“主力地方化”。


成立之初,苏中军区便着手组建地方武装和民兵自卫队,构建三结合武装体制。1942年7月,粟裕发现现行体制存在三大问题,一是主力部队长期频繁作战,缺少整训,消耗过大;二是地方武装数量虽超主力,但较多执行警备,难以独当坚持原地任务;三是二分区北部形势渐趋缓和,三四分区则更趋紧张,回旋余地狭窄,部队过于拥挤容易遭受损失。他建议抽出部分主力团,选择较安定地区整训,而坚持原地任务,由留下的主力团与地方团合并后承担。9月,新四军军部批复同意。粟裕立即对部队和军区实施统一整编,各旅保留一个主力团并予充实,其余实行地方化,与各县团合并,成为地方武装的骨干力量。


经过这次整编,军区有主力在手,随时可以对重要方向实施突击,各分区也有较强的机动兵力,带领游击队和民兵坚持原地斗争。主力兵团轮流作战、轮流整训,地方武装大为加强,并在斗争中逐步成长为主力,而大量半脱产和不脱产的民兵,成为主要兵源。实践证明,这次整编非常成功。1943年4月起,日伪对四分区实施“清乡”。驻区第3旅除7团外,其余各团编入地方团,另抽2000多人转化为区游击队及民兵骨干。在“清乡”区内,以区队、民兵开展游击战为主,以武工队对敌伪重点打击为辅。主力部队撤至“清乡”区外围,实行“敌进我进”,随时抓住敌人弱点机动打击,打开封锁缺口,突入“清乡”区攻克据点,掩护配合群众作战,并组织坚持原地的地方武装轮流修整,始终保持各级部队的战斗力。


主力部队地方化逐步在华中推开,促进了地方部队与主力部队同步壮大,为坚持原地斗争、积蓄反攻力量奠定基础。1942年底,主力8.2万人、轻重机枪1721挺,地方武装4.1万人、轻重机枪464挺,较1941年底增加144挺和377挺。1945年7月,主力21.2万人、轻重机枪3237挺,地方武装9.8万人、轻重机枪865挺,是1941年底的2倍多和近10倍


“敌进我退”是敌强我弱态势下,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;“敌进我进”是坚持苏中原地斗争,作出的军事抉择。或退或进,都是坚持实事求是的因时制变。形势艰难危重,新四军1师和苏中根据地用“敌进我进”的非常之举,立“坚持原地斗争、拱卫华中盐城”的非常之功,其身处危地而不惧的胆识,重任在肩而不弃的担当,坚持原则而不拘的创新,面对强敌而亮剑的锐气,永远值得学习、记取和研究。(东台市委党史办供稿)



注释:

1、见2000年6月版《新四军战史》第512页;

2、见1987年3月第1版《苏中抗日斗争》第211页,以上数据均见结束语一文;

3、见日本防卫厅防卫研究所战史室编《中国事变陆军作战史》第3卷;2000年6月版《新四军战史》第222页;

4、见2007年8月第2版《粟裕回忆录》第190页;

5、见1987年3月第1版《苏中抗日斗争》第346页;

6、见2002年12月第1版,陈虹著《管文蔚传》第344页,黄克诚对管文蔚的调侃;

7、见2007年8月第2版《粟裕回忆录》第192页;

8、见2007年8月第2版《粟裕回忆录》第193页,各项数据为1940年底至1941年3月;

9、见2007年8月第2版《粟裕回忆录》第201页;

10、见2007年8月第2版《粟裕回忆录》第198页;

11、根据1999年7月第1版《中共东台地方史》第74页、2007年8月第2版《粟裕回忆录》第199页文字概括;

12、见2007年8月第2版《粟裕回忆录》第215-225页;

13、见2019年8月第1版《苏中军区海防团回忆史料·综述》第3页;

14、见2019年8月第1版《苏中军区海防团回忆史料·综述》第4页;

15、见2019年8月第1版《苏中军区海防团回忆史料·综述》第5页;

16、见2007年8月第2版《粟裕回忆录》第205页;

17、见2019年8月第1版《苏中军区海防团回忆史料·综述》第10页;

18、见2019年8月第1版《苏中军区海防团回忆史料·综述》第10页;

19、摘自陈丕显回忆录《苏中解放区十年》第二章《全面建设苏中解放区》第七节《开展城市工作》第六部分;

20、包括对敌斗争、精兵简政、统一领导、拥政爱民、发展生产、整顿三风、审查干部、时事教育、“三三制”、减租减息等。

21、见2007年8月第2版《粟裕回忆录》第215页;

22、根据2000年6月版《新四军战史》第654页《新四军各年度实力统计表》概括。


电子邮箱:781632945@qq.com 广州新四军研究会(www.gzn4a.com)版权所有

Copyright 2019 广州新四军研究会 All Rights Reserved.

粤ICP备19113740号-1 推荐使用 SogouExplorer(搜狗)浏览器 高速模式 1024*768 以上分辨率进行查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