※本师历程

首页 / 二分会 / 本师历程
本师历程

新四军第二师

红25军长征后,原红28军政委高敬亭收集散剩人员在大别山开展了艰苦卓绝的斗争,由于环境所限,长期脱离了党的领导。一九三七年七七事变后由郑位三、肖望东、张体学、程启文四同志赴大别山,和高敬亭接上了线,于一九三八年初将这支队伍改编为新四军四支队。一九四一年二月,改编为新四军二师。
    师长:张云逸
    政委:郑位三
    参谋长:周骏呜
    政治部主任:郭述申
    副师长:罗炳辉

简史沿革

一九三八年初改编为新四军四支队。  一九三八年三月开赴皖中抗日前线。同年九月四支队会合了刘冲带领的东北抗日挺进团和张恺帆、冯文华带领的巢县抗日游击大队。十月开辟了淮南抗日根据地,动员高敬亭东进,组建了江北游击纵队。
       一九三九年五月,成立新四军江北指挥部,副军长张云逸兼指挥。六月二十四日,高敬亭在肥东青龙厂被错杀。同年七月,四支队分设四、五两个支队。
    四支队由徐海东任司令,戴季英任政委,张树才任政治部主任。下有七、九、十四、三个团,活动在定远县的藕塘地区。
    五支队由原四支队八团、东北军人组成的挺进团和第三游击纵队组成。罗炳辉任司令,郭述申任政委。下有八、十、十五、三个团,活动在半塔集一带。(陈庆先为八团政委)
    另有江北游击总队,由孙仲德任司令,黄岩任政委。下有三个大队,活动在无为、肥东等地。
    一九三九年八月,刘少奇化名胡服到江北指挥部,扩军、建立根据地。
    一九四O年一月,成立路东、路西两地委。
    一九四O年三月,创立淮南抗日根据地(新四军二师)
    一九四一年二月,改编为新四军二师。

师长:张云逸

政委:郑位三

副师长:罗炳辉参

谋长:周骏呜

政治部主任:郭述申、副主任:张劲夫。

下属

四旅由四支队改编,辖十、十一、十二团;
    五旅由五支队改编,辖十三、十四、十五团;
    六旅由江北游击纵队改编,辖十六、十七、十八团;
     一九四三年二月实行军地一元化,成立淮南区党委、淮南行政公署、淮南军区。
    谭震林为区党委书记、二师和军区政委;
    刘顺元为区党委副书记、
    方毅为行署主任;
    罗炳辉为二师师长兼军区司令;
    韩振纪任参谋长;詹化雨任副参谋长;
    肖望东任政治部主任;余立金任副主任。
    下属路西、路东两个地委、两个公署、两个军分区分别由五旅和六旅兼任。


电子邮箱:781632945@qq.com 广州新四军研究会(www.gzn4a.com)版权所有

Copyright 2019 广州新四军研究会 All Rights Reserved.

粤ICP备19113740号-1 推荐使用 SogouExplorer(搜狗)浏览器 高速模式 1024*768 以上分辨率进行查看